- 监管机构
- 银行
- 租赁
- 其他金融
时间:2020-10-21
一 、税务大数据产生背景
1.金税工程三期的发展
"金税工程"三期属于国家级信息系统工程,统一全国国地税征管系统,搭建统一纳税服务平台,实现全国税收数据大采集。金税三期2013年部分地区试点,2016年底前全国上线,为税改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2.互联网+税务的推动
在目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云计算、人工智能、GigData、互联网、物联网等已成为当下行业战略资源。
大数据的处理与应用、多方共享,即可加强税局税收征管,同时也可通过数据分析,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创新服务。
3.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
虽然我国已迈入信息化管理阶段,但我国税局系统大部分仅为内部共享,不能实现全过打通,甚至部门省市当地国地税均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税务信息化的发展,将全国税务系统打通,及时掌握纳税人经济业务和税收的来龙去脉,让偷逃税行为扼杀在摇篮。
财税思维一:财税是老板的第一工程
税务不仅仅是财务的事,更应该是老板关注的重点。税务是由业务来驱动财务和税务,企业首先要进行的就是顶层设计。如果仅仅让财务部门财务经理去做这些事是做不了的,要想做好,必须有企业老板参与。税务上的事儿,企业老板是第一责任人,财务经理只是配合老板。当老板有了正确的思维模式,税务工作才能做好,企业才能增加收益,降低税务风险。
财税思维二:追求精准纳税,反对合理避税
什么叫精准纳税?不多交一分钱,该交的一分钱也不少,这就叫精准纳税。
为什么要反对合理避税?合理避税说法就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避税这个词儿它本身就不合理,那么又何来合理避税之说呢?所以应该是追求精准纳税,反对合理避税。
财税思维三:落地执行是硬道理,详细策划是前提
企业财税既需要有很强的落地执行能力,还需要有专业的策划筹划能力,否则就像是外科大夫做手术,你有很好的工具,但是没有手术能力、诊断能力再好的工具也无济于事。光靠工具不行,光有诊断能力又没有好的工具也不行。所以说落地执行是硬道理,详细策划能力是前提。
财税思维四:一定要防范习惯陷阱
习惯陷阱的两大要点是人际关系和错误认知。税务管理需要的是对政策有专业分析解读能力的人,而不是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认知,所以一定要基于专业的判断来考虑问题,不要靠习惯来进行。
财税思维五:定期进行风险测评
可以请专业的税务顾问定期对企业进行风险测评,也可以利用一些智能工具进行风险测评,做到提前检测尽早处理。但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老板自己掌控财税,将财务短板变成个人优势,让自己成为税务专家。
财税思维六:智能系统应对智能系统
在财税管理上一定要用智能系统,因为大数据时代来了,靠人工已经无法应对,而且人工成本高且效率低。在新时代的大数据背景下,智能财税系统是一种趋势,如果能够提前实现财税的智能化,才能够在新时代下走在同行的前面。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智能财税系统?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系统要业务财税一体化,不能只是财务或者只是税务,要从业务入手回归业务源头真正做到业财税数据一体化;
2.系统后台要用财税顾问支持,系统不应简单的是一个软件工具,有问题时能及时进行人工协助支持及干预;
3.系统必须要多角色协同,支持老板随时掌控企业经营数据,老板掌大盘,这样容易跟第三方金融机构交互对接;
4.风险检查功能强,需要支持风险测评,定期测评提前防范风险;
5.自身数据验真功能强,把数据的颗粒度细化,交叉验证。
在未来中小企业还要跟融资相关联,如果把智能系统用起来,把税务管好,把业务也管好,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业务数据。有了这些数据,你可以很容易的去跟金融机构打交道,获取更高的金融机构授信就会更容易。
财税大数据时代,每个企业都是数据的一部分,洪流不可挡,只有积极的去面对,不断的改进企业财税才能比同行更好的发展。财税大数据像一种催化剂,不断淘汰财税落后的企业,也不断促进财税先进企业的发展。在未来我相信,只有老板具备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才能走的更远。
“税收治理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突破。”3月29日,针对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任荣发在概括《意见》将推动税收工作实现四方面突破时说。
距离北京105公里的雄安新区是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作为首都的重要一翼,它的出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两大央企落户、剧村变电站建成投运、Apollo无人驾驶车队接管交通,这一个个亮眼的成绩彰显着“雄安速度”和“雄安实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信息技术变革给税务部门的思维习惯、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迫切、事中事后管理任务艰巨与线下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要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构建智慧税务生态系统,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税收治理能力,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