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据价值管理作为数据治理的目标

时间:2021-05-14

在实践中,技术部门和数据管理部门遇到的一大难点是各部门抱怨数据缺失、数据质量问题,并将主要责任和治理工作推给这两个部门,数据治理很难深入,数据治理成本增加,边际收益曲线快速递减。

在实践中,技术部门和数据管理部门遇到的一大难点是各部门抱怨数据缺失、数据质量问题,并将主要责任和治理工作推给这两个部门,数据治理很难深入,数据治理成本增加,边际收益曲线快速递减。在数据仅作为一般性的统计、分析、监管报表报送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实属正常,毕竟业务部门有其各自的业务价值目标和职能分工,当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和质量控制成本大于其收益时,或者数据治理仅仅是质量管理活动的话,是很难得到各业务部门的真正认同的。唯有当数据给业务带来价值时,数据治理才能上升到战略层面,成为业务部门的自觉行动。因此,应清晰定义数据治理的目标,将数据价值管理而非数据质量管理作为其目标。具体有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数据价值评价模型。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建立了企业的主数据和数据的认责部门,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增加价值分析维度,根据数据使用频度、重要性、精准性、安全等级、监管要求等,以及数据在产品创设、客户标签、营销机会、风险技术、作业流程等应用维度进行标识和评估,实行分类管理,确定数据质量、存储、安全、调用等策略,让管理层、数据认责部门、数据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建立共同的数据价值判断标准,提高对数据治理活动的认识。


二是,建立数据价值分析的流程。信息技术部门和数据管理部门的数据治理工作要前置到业务活动中,分析业务活动中的数据需求,以及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与业务部门共同分析数据的使用价值和采集的必要性,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以最合理的方式实现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并最大限度集成和调用内、外部数据,支持营销、客户识别、风险控制等业务活动中的数据需求。让业务部门切实感受到数据的价值,承担起数据提供者的责任。


三是,试点建立数据经营的内部组织。从组织内部看,银行已经拥有了海量的数据,不仅数据的历史长,而且质量高,但是很多业务部门并不知道银行究竟有什么样的“宝藏”,由于用户通常是一次性使用数据,数据质量改进和价值发掘缺乏持续性,无法实现知识积累。经验表明,数据的质量是越用越好,数据的价值是越用越高,前者说的是通过数据的使用才能发现数据的质量问题,从而推动数据问题的追根朔源和改进,后者说的则是数据的特性,数据价值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这恰恰是数据运营部门的专业价值所在;从外部看,外部数据服务逐步兴起,将外部采购的数据管理好,实现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的综合管理与应用,共同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多个用户,也需要有专业管理团队。此外,对于集团性企业的法人之间也存在数据服务的需求,由于涉及到保护敏感数据安全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安全的监管要求,必须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这些职责和专业技能是技术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所不能完全覆盖的,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团队运营。需要说明的是,数据运营专业团队与业务条线的数据分析功能,两者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数据运营团队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业务条线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更多
华宇智能数据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业务咨询
不被时代淘汰
行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华宇智能数据面向金融、财税、医疗卫生、应急、政务行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与技术支持服务,打造数十个行业智能数据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智慧的信息化服务。
部级单位为国家50余个部级单位提供产品和服务
金融企业3家金融监管单位,两大政策性银行与100多家商业金融机构
省市级单位覆盖全国各地税务、卫生部门及若干省市级单位
世界500强为超过20%的世界500强在华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业务数字化转型咨询请点击
您可能也想阅读
免费商务咨询
您点击 “提交”,表明您已理解并同意接受本网站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