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机构
- 银行
- 租赁
- 其他金融
时间:2020-12-17
2020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向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四类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四类非银机构)正式下发了监管数据标准化采集规范,要求高度重视数据报送工作,对照数据规范制定数据采集报送方案,确保按时完成数据报送。此举旨在推进EAST系统在四类非银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中的运用,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四类非银机构报送数据驶入标准化时代,EAST在金融全行业内铺开成为大势所趋,所以保证报送数据的一致性、真实性、及时性显得愈发重要。下面从4个问题出发,系统的介绍银保监会EAST。
4、如何正确应对EAST报送?
什么是EAST
EAST系统全称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是银保监会在2008年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旨在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需求,并帮助监管部门提高检查效能。
从监管层面来说,EAST系统是一个大型的标准化数据库,监管当局基于各金融机构上报数据,结合监管政策重点,建设控制模型,挖掘监管政策盲区,核查监管要求落地情况,提高现场及非现场检查命中率,提升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效果。
对于金融机构,EAST系统有助于金融机构发现数据质量问题,提升底层数据质量。此外,EAST系统中各类采集的数据信息,也向金融行业展现了监管意图及侧重点。对于内控体制不完善,或管理存在漏洞的机构,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EAST有什么作用
其主要功能和作用:
1、“查账”
以金融机构表内外会计全科目为基础,持续监测分析各级科目主要币种的余额与借、贷方发生额,以图形化方法进行监测分析,准确发现业务异动并可进行深入挖掘。
2、员工违规检查
通过数据分析检查员工是否存在代客交易、空存空取、人为调账、虚增交易、集中开户、大额进出等违规行为。
3、同业业务检查
通过数据分析是否存在借道同业科目,规避信贷管控、借道存放同业,隐藏非标投资、混用会计科目、对敲虚增业务等违规行为。
4、授信业务检查
通过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以贷转存、违规担保、五级分类不合规等违规行为。
5、其他业务检查
EAST报送有哪些难点
而在金融机构端EAST报送又会存在哪些难点?
事实上,EAST系统在银行业早已广泛应用,如今非银机构EAST系统建设也将变得刻不容缓。经过多年实践表明,EAST制度为各类监管制度中报送难度较大的一种,不但校验规则复杂,而且对数据的广度和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造成很多金融机构的自动取数率、报送准确性都很低,更有一些金融机构因为自身系统建设问题,每月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补录工作,最终造成人力、时间、财务成本的大量浪费。
简单来说,EAST带给金融机构最大的挑战有以下几点:
数据缺失率高,很多数据需要手工补录;
数据质量差,无法通过合法性校验;
数据关系复杂,无法通过关系验证;
数据量庞大,处理速度慢;
牵涉部门非常多,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协作模式。
如何正确应对EAST报送
△华宇在金融行业的实力
华宇EAST解决方案助力现场检查
为解决上述报送难题,华宇基于长期以来EAST系统建设和数据报送的丰富经验,根据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特点、结合最新规范,量身打造了智能金融监管报送平台,系统覆盖数据采集、补录、查询、分析、校验、报送等所需功能模块,充分满足银保监会对金融机构的EAST监管报送要求。
整个EAST报送流程可分为补录子流程和报送子流程两个部分,补录功能由相关业务操作用户操作,执行数据的补录和审核。只有完成数据补录后,总部和分部的业务管理人员才能进行数据的汇总、批量校验、以及统计数据质量,通过校验后即可执行报文的生成、报文校验,最后完成报送。
平台亮点功能:
1、建立监管数据集市,实现统一数据来源,统一共性数据加工。
2、构建统一监管报送平台,集中管理各报送体系,避免竖井式系统建设。
3、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跨制度数据交叉稽核检验,保证报送准确性。
4、提供监管报送报表多维指标分析功能,提高数据分析整合能力。
5、实现报表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报表设计、发布、填报、校验、展现、归档等各个阶段进行流程化管理。
助推数字监管抢占先机
华宇智能金融监管报送平台全面覆盖金融机构监管报送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智能化的监管报送应用体系。此平台已为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成功部署实施,更是在金融租赁公司大显身手,成功合作交银租赁、长江联合金融租赁、农银金融租赁、浦银金融租赁、广融达金融租赁、太平石化金融租赁、河北金融租赁等,为其构建EAST报送系统,满足监管报送要求,提升外部监管及内部分析等统计工作的系统化、自动化水平。
金融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基于多年在金融监管合规领域的深耕,以及不断探索数字技术创新,华宇在监管报送、数据治理、领导驾驶舱、风险管理、数据平台、资产监控等数据应用领域都具有行业领先性,未来将携手金融机构逐步提升数据质量,实现监管数据报送数据准确性,确保数据安全管控,不断发掘数据资产价值,实现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
银保监对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尤为重视,发文《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并将数据治理情况与公司治理评价和监管评级挂钩。
讲到数据治理,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血缘分析,那么什么是血缘分析呢?一句话来说血缘分析是保证数据融合(聚合)的一个手段,通过血缘分析实现数据融合处理的可追溯。有时被概念瞎蒙了,不知道到底如何追溯,落不了地。本人接触的数据治理项目还主要是将各个来源的数据进行整理融合,形成人地事物组织几个业务大类数据。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新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释放出了金融创新活力和应用潜能,这大大推动了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助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效促进了金融业整体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以大数据技术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