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机构
- 银行
- 租赁
- 其他金融
时间:2020-12-10
据国家税务总局郑州市税务局消息,该局研发的不动产交易网上办税系统自今年6月20日上线以来,已累计办理不动产交易相关税费缴纳业务7.2万笔,平均办理时长5分钟左右,解决了不动产交易办税过程中的“排队”“跑趟”等问题,提升了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不出家门就能缴税
“原来觉得去服务厅缴税、办证最难,现在在家登录电子税务局就能操作,‘不见面、网上办’省时又省力。”谈及不动产交易办税的变化,郑州和昌澜景小区购房人郭紫红说。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郑州市税务局依托“互联网+电子税务局”,完善不动产交易网上办税系统。“该系统具有‘网上报、线上审、多元缴、及时送’的显著优势。”郑州市税务局不动产交易网上办税工作项目组成员王晓光介绍:“纳税人可以在网上自主填写、扫描或拍照录入电子数据,生成不动产交易纳税申报表;信息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计算生成应纳税款、申报清单,纳税人确认无误即可使用微信、云闪付等扫码缴纳税款;缴税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完税凭证及购房发票,纳税人可自行打印。”
“从资料上传到扫码缴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真没想到不出家门就能缴纳契税。”家住郑州绿都紫荆华庭小区的市民张靖晔称赞道。
部门协同共享数据
不动产交易涉及房管、银行、国土、民政、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要实现“一网通办”首先要实现信息共享。
为此,郑州市税务局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和省税务局专题汇报,争取支持。郑州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需要什么数据就打通什么数据”。河南省税务局专门出台意见支持郑州市进一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同时,郑州市建立了“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实时传递、综合发力”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由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牵头,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房屋网签备案信息等数据互通和共享。
“数据链”打通,纳税人受益。顺利办完契税业务的郑州中原大观小区业主赵国英欣喜地说:“只要身份验证通过,所有资料网上都能调出来,不需要带任何纸质资料,真的很方便。”
齐心合力保障运行
不动产交易网上办税系统上线以来,郑州市区内契税业务日办理量由上线前的最高1500笔提升至10795笔,办税质效显著提升。
郑州市税务局联合相关部门,专门搭建分析应用、人力资源、问题反馈三个平台,确保系统平稳运行。其中,分析应用平台依靠税务信息数据库,筛选生成不动产交易办理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锁定堵点、难点和税收风险点,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人力资源平台在全市范围联合不动产方面相关专家、从业人员,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突破;问题反馈平台采取部门联席方式,建立服务快速响应机制,针对系统运行及日常办理中收集的问题,采取“共同研究确定意见、面对面进行指导改进”的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保障。
“不动产交易网上办税系统是税务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要求的重要举措。”郑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涛表示,“我们会继续强化数据应用、优化系统功能,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转自中国税务报)
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因此劳务派遣企业对外派出的劳务人员不计入其从业人员数。 根据2019年1月17日出台的财税[2019]13号文件第二条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比你更懂你”——在许多生产生活场景中,“聪慧”的大数据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许多改变。其中,税收大数据的积极运用就是一个典型——产业链不通了,税收大数据协助对接;企业未及时申报税收减免优惠,“眼尖”的税收大数据会及时提醒;有企业现金流困难,税收大数据为其增信融资……税收大数据怎么这么懂企业?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全面展开,企业对数字化财税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财税服务行业变革的窗口期已经到来,财税行业互联网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已成必然。10月22日,税收服务数字化发展峰会暨万和众智财税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战略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众多财税专家、知名学者、行业领袖等共同探讨税收服务数字化转型战略及方法论,为财税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指路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