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机构
- 银行
- 租赁
- 其他金融
时间:2020-10-21
随着金融行业核心业务的稳定运营,资金端的管理相形见绌,更需要系统化方式对资金融资、资金投放、资金敞口进行统筹管理,以满足对资金流动性、收益性、稳定性的综合监控。
融资租赁作为金融行业五大支柱之一,是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手段,能够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降低企业负债,在现代金融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19年企业总数约为12130家。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9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6540亿元。
2019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渗透率为12.07%,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仍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2020年一季度我国融资租赁发展展望指数终值为44.56,环比下降15.37%,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明显。
自1981年中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成立至今,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初创、问题暴露、制度重建等阶段,2007年至今处于高速发展期。按监管主体和股东背景的不同,融资租赁公司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各类租赁公司的面临的监管要求和发展特点各不相同。目前,租赁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杠杆运营收益、余值收益、租赁手续费、财务咨询费、贸易佣金等。
资金管理系统是一款面向金融市场业务的管理软件,包含信用类融资、资产类融资、资金存出、内部交易、衍生品等金融市场业务。在企业融资业务管理、投资业务管理、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防范流动性风险、控制融资成本等方面,全方位满足金融市场业务对于资金业务管理诉求,并能够与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形成有效联动,实现业财一体化处理。
方案优势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融资租赁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业内不少租赁企业顺时而动、把握时机,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解决自身发展痛点,并不断寻找赋能实体企业的最佳着力点。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是长久发展的生存之道。金融租赁作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已成为航空、航运、能源、医疗、印刷、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主流融资方式,关乎国计民生及国家战略,是增强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和推动产能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根据企业的规模、所属行业、数据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架构;治理服务需要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保证数据在采集、加工、共享、存储、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实效性;运营手段则应当包括规范的优化、组织的优化、平台的优化以及流程的优化等等方面。